Trending News
經濟問題!受價者(10點)
假設某廠商是受價者,試解釋廠商可以怎樣決定利潤極大化的產量。
2 Answers
- PANDA_926Lv 67 years agoFavorite Answer
利潤極大化價格及產量的決定
• 若MR > MC,增產會為廠商帶來正數的邊際利潤。
• 若MR < MC,減產會避免廠商出現負數的邊際利潤。
• 若 MR = MC,可賺取有正數的邊際利潤,並避免所有負數的邊際
利潤。
• 因此,壟斷者與完全競爭市場內的受價廠商相同,要達致利潤極
大化,MR 與 MC 須相等。
• 壟斷者一旦決定了利潤極大化產量,便會根據消費者在邊際上願
意付出的最高代價定價。因此,價格 = 邊際利益(MB)。
生產與否的決定
(a) AR < AC TR < TC 停止生產
• 若總收入不足以抵銷總成本,壟斷者將會虧損並停止生產。
• 若 TR < TC, TR
Q
TC
Q
< , 意 味 AR < AC。 因 此 , 每 當
AR < AC,壟斷者虧損。
Price Taker 受價者
受價,接受一價也。賣方,要按一個價格來交易,沒有其他選擇。 而這一個價格,不是賣方可以決定。價,這裡可稱為「公價」或「市價」。
這一類市場,又稱為「完全競爭市場」( Perfectly Competitive Market ),其特質如下﹕
Simple monopoly pricing 簡單壟斷定價
簡單定價是指每件物品的價格相同,如買一年要 $10,二件要 $20,如此類推,買 50 件需要 $500。受價市場正是使用簡單定價。 沒有拆扣,沒有價格分歧,人人平等,簡簡單單。
1) 先決定產量
產量的決定,是要讓廠商獲得最大的利潤。其條件是MC=MR。
決定產量﹕邊際成本(MC)=邊際收入(MR) ( 利潤極大化條件 )
以上圖為例。當 MC 與 MR 線相交 ( MC=MR ),其產量是 50。公司如果生產 50 件貨,它的利潤就會最大。
如果生產多於 50 件,MC > MR,利潤會下降。如生產第 51 件時的 MR=$39,MC=$41,當生產第51件的話,他便會出$2的損失,令利潤下降﹔(利潤在減少 = 未最大)
生產少於 50 件,MC < MR,利潤有增加的空間。如生產第 49 件時的 MR=$41,MC=$39,當生產第49件之時,他便產生$2的得益,令利潤增加。(利潤還在增加中 = 未最大)
2) 定價
當產量是 50,按需求曲線,定價就是每件 $100。預期的總收入是 $100 X 50 = $5,000。 生產 50 件的平均成本是 $60,總成本就是 $60 X 50 = $3,000。總收入是 $5,000,總成本是 $3,000,這多出來的 $2,000 便是利潤。 (圖中黃色的部份)
A)透過MC與MR相交找出產量,知道產量之後,再從需求曲線找出價格。
B)要知道利潤的大小,需要有平均成本(AC)線。
特質
1 ) 眾多賣家及買家
Large Numbers of Buyer & Seller2 ) 同質產品
Homogeneity
3 ) 自由進出市場
Free Entry & Exit4 ) 訊息完全流動
Perfect Information
完全競爭市場是一個完美市場的概念,實際中不存在。
出售者之所以要「受價」主要是因為它面對一條完全彈性的個人需求曲線( Perfectly Elastic Demand )。 如果出價高於市,沒有人來買。若果出價低於市呢﹖一是同行們一齊也減,二是關門大吉,因為入不敷支。
重點
1公司不能影響市價
2財富極大化的條件﹕MC=MR
3供應曲線是﹕(短期) AVC 以上的MC部份
(長期) AC 以上的MC部份
4如果行內有公司賺取租值,會有新公司加入競爭
2014-02-08 23:19:24 補充:
- 7 years ago
profit maximization:P=MR=MC
If the firm is price taker, the price it sets =the market price
the firm stop to produce when the price is equal to the marginal cost.
when P=MC it means that the firm has reach the profit maximizing output level and the it the optimal output level so the firm will stop to produce when P=MC.
eg.
Quantity (unit) total cost marginal cost price
1 10 10 30
2 30 20 30
3 60 30 30
In the example above,the price is equal to 30 and when the quantity is 3 units ,
MC=P , so 3 is the optimal output level so the firm will produce 3 units of goods.
以上文字(解釋&例子) 均 by my knowledge(個例子系我作出來的...), 若有任何錯失,請賜教~~
2014-02-09 00:06:22 補充:
sorry, 個例子個表格自動移左位.... :(
Source(s): myself