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ending News
個體經濟學問題。
這是我解過往十來年的公務員考試的經濟題所發現的問題。
下列何者為獨佔產生不可能生產的點。
需求彈性小於一。這題並不困難;因為如果對利潤極大的條件式進行微分,邊際收入就會等於價格乘於需求彈性+1。需求彈性一定為負,當需求彈性等於一的時候,則邊際效益等於零。因此小於一時,效益小於成本,產商自然不會生產。
但是延伸一個問題:過去讀經濟學沒敢去問老師的一個問題。
許多政府所保護的企業或者公營企業,不都是在需求彈性小於一的地方進行生產?
其次。某理髮業是屬於獨佔性競爭,下列何者不可能為其產生差異的點?
我選距離。答案是價格。
請問為何獨佔性產生不可能產生差異的點為價格?
還有,小明母親辭職在家照顧小明,沒有去找工作。
請問失業率變動為?
我選不變。因為我記得,失業的學理定義是,找工作並且等待回音〈不限時間長短〉隨時可以工作。
但答案是 失業率上升。
請問為何?
關於第三題。失業率等於,失業人口除以勞動力。
失業人口不動,勞動力不動,所以失業率不變。不是嗎?
關於第二題。獨佔性產商既然有價格些微決定力,市場進出容易,按照寡占復占的公式去推算,價格會趨近於成本,價格不動。但是獨佔產商是提供異質產品,並非同質,所以具備價格些微決定力,既然有價格決定力,那麼價格也就成為差異性的其中一點。
除此,我選擇距離的因素是,讀經濟學,市場本來就是一種概念,絕非媽媽買菜的市場,既然如此,距離我實在從來沒有想過會是產生差異的其中一個因素。
所謂的滿十五歲的人即為勞動力,這說法是否相互違背?
我解釋一下,寡占復占,有一個猜測變量的公式。假設有二,產商數二,以及價格等於p-兩家產商共同的產量。
因此,此公式的延伸推算,當寡占的產商數趨近無窮多,產量也會不斷提高,價格就會不斷降低,到最後價格會趨近於機會成本線。
這是同質寡占三大猜測變量中的其中一個公式。
因此提出該公式者認為,當同質寡占的產商家數不斷增加,到了最後,就會產生近乎完全競爭市場的模式。
因為產品同質、產商家數無窮多,代表進出無障礙。這兩點就構成了完全競爭市場。
但是異質寡占的公式就非如此。
2 Answers
- 8 years agoFavorite Answer
1.獨佔廠商必在需求彈性大於1的地方生產
這是立基於一個假設:需求函數是直線型!
需求函數可以表示成: P=a-bQ...你才能導出那樣的結論!
2.獨站性競爭市場...很重要的條件是:市場進出很容易!
既然進出市場很容易,各不同廠商的價格就不會有差異.
但如果廠商可以提供差異化產品,就可以在價格上有所差異.
3.失業率=失業人口/(就業人口+失業人口)
母親辭職在家,從勞動力變成非勞動力,分母的就業人口減少了
但失業人口沒有改變,所以失業率提高了!
2013-08-08 10:52:07 補充:
勞動力的構成...你有弄懂嗎?
勞動力=失業人口+就業人口
失業人口不變,但就業人口減少了
分母的勞動力減少了
所以失業率=失業人口/勞動力...不就是提高了嗎!
2013-08-08 10:54:03 補充:
市場進出容易,按照寡占復占的公式去推算,價格會趨近於成本,價格不動。
按寡佔複佔的公式去算...這是什麼意思???
寡佔和複佔廠商..都是價格決定者..哪來價格會趨近於成本這種說法!
2013-08-08 10:56:30 補充:
距離我實在從來沒有想過會是產生差異的其中一個因素。
書上都有...初級的書上沒講...進階的書上有講!
你應該把書讀熟...讀懂...在這過程你可以保有質疑和思考空間...
但不是全憑你自己主觀想法在推測~~~
如果是這樣,建議你不要考了,這樣考不上的!
2013-08-08 10:59:03 補充:
考題在問獨佔性競爭的觀念.....你從寡佔猜測變量的公式去想???
實在不知你思考的邏輯在哪...