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ending News
3 Answers
- 1 decade agoFavorite Answer
姓
張姓目前是中國大陸第三大姓,有8750.2萬人佔全國總人口的6.83%,為世界最大的三個同姓人群之一,在《百家姓》中排第24位。但根據戶籍管理部門的「全國公民身份信息系統」(NCIIS),張姓便是第二大姓。 根據1977年中國史學家李棟明,在《東方雜志》發表的一篇有關「姓」的論文上指出,張姓是全球華人十大姓之一。
來源
黃帝的孫子(一說為第五子)名揮,官為弓正(監管製造弓箭的官),觀孤星,始制弓矢,主祀張星,因姓張氏。
遠祖始於上古始期。東夷部族首領少昊的第五個兒子揮,因發明箭被賜姓張。
出自春秋時期,晉國有解張,封張侯,子孫以其封爵名為姓。
改姓
政治原因:漢初三傑的張良本姓姬,後因刺殺秦始皇不成,遂改姓張避難。三國曹魏名將張遼原姓聶,先人為西漢山西馬邑鉅賈聶壹,曾獻計武帝於馬邑圍捕匈奴軍隊。
宗教原因:與道教興起有關。張角、張魯為著名的道教領袖。
關於張姓起源、張氏祖居地的說法,目前主要有三種說法。一是河北清河說,二是山西太原說,三是河南濮陽說。
堂號
張姓堂號有"百忍"、"清河"、"金鑒"、"孝友"、"親睦"、"冠英"、"燕貽"、"敦睦"、"宗岳"、"敬誼"、"源流"、"敦倫"等。
名人
古代
張儀:戰國時期縱橫家。
張良:西漢初大臣。劉邦的謀臣,為漢氏江山的建立立下汗馬功勞的人。
張騫:中國漢代外交家。曾受漢武帝的指派出使西域,是為張騫出塞。
張衡:東漢科學家、文學家、政治家和畫家
張仲景:中國漢代醫聖.
張道陵:被視為道教的創始者,是五斗米道的創始人。道教徒稱他為張道陵,張天師,祖天師,正一真人。
張悌:三國後期人物,為吳國後期重要的守護者。
張角:黃巾起義領導者。著名道教領袖,東漢時人。自稱天公將軍。
張寶: 黃巾起義領導者張角之弟,自稱地公將軍。
張梁: 黃巾起義領導者張角,張寶之弟,自稱人公將軍。
張魯:東漢末五斗米道首領,五斗米道創立者張道陵之孫。
張昭:三國時期孫吳的一個重要的大臣。
張飛:三國時期蜀國名將。
張遼:三國時期魏國名將。
張郃:三國時期魏國名將。
張苞: 三國時期蜀國名將,張飛之子。
張遵: 三國時期名將張苞之子,張飛之孫。
張任: 三國時期劉璋部下之名將。
張華:西晉文學家、詩人、政治家。
張軌:十六國前涼創建者。
張九齡:唐朝宰相、詩人。
張旭:書法家,狂草代表人物。
張巡:唐朝著名將領。安史之亂中,張巡在以真源,令起兵守雍丘,抵抗安史燕軍.
張擇端:北宋畫家。《清明上河圖》 的作者。
張世傑:宋朝大將。
張載:宋代理學家、哲學家。
張邦昌:宋代丞相
張浚:宋朝,抗金名將之一。
張士誠:元末明初的義軍領袖。
張三丰:元末明初,太極拳發明者與武當派創始人。
張居正: 明代政治家。
張獻忠:中國明末農民起義領袖。
張廷玉:清朝保和殿大學士、軍機大臣、太保。
張之洞:晚清大臣。
近代
張自忠:國民黨抗日名將,陸軍上將。
張發奎:國民革命軍陸軍上將。
張國燾: 共產黨早期領導人之一。
張聞天:共產黨領導人。
張愛萍:中國人民解放軍上將,曾任國務院副總理、國防部長。
張勳: 北洋軍首領。
張宗昌: 北洋軍首領。
張作霖: 北洋軍奉系首領。
張學良: 民國將領,張作霖之子,曾發動西安事變。
張大千: 著名畫家。
張充仁: 著名雕塑家。
張愛玲: 著名作家。
張謇: 清末民初著名實業家。
張治中:中國國民黨黨員,國民革命軍二級上將。
張瀾:全國人民代表大會常務委員會副委員長。
張思德:是抗戰時期中國共產黨軍人。
張春橋: 四人幫成員,文化大革命主要策劃者之一。
2009-08-28 18:20:50 補充:
現代名人
張怡寧: 中國女子桌球運動員,桌球世界冠軍。
張寧: 中國女子羽毛球運動員,羽毛球世界冠軍。
張一山: 中國大陸的一名童星演員。
張悅然: 80後女作家。
張鐵林: 英國籍中國演員。
張靜初: 中國女演員。
張紋嘉:Hotcha成員。
張月兒: 粵劇名伶,已逝。
張炳強:香港無線資深配音員。
張湘祥: 中國男子舉重運動員。
張惠雅:Hotcha成員
張靚穎:2005年超級女聲走紅歌手。
張藝謀:大陸著名導演。
張永霖:亞洲電視執行主席
張國立:大陸演員。
張敬軒:歌手。
張國權:香港童星。
張頌欣:香港配音員。
張棟樑:歌手。
張衞健:香港歌手、藝人
2009-08-28 18:23:39 補充:
張雅琴 : (1964年11月19日-)[1],台灣新聞主播,台北市立第一女子高級中學畢業,國立政治大學新聞學系畢業(1986年),美國哥倫比亞大學東亞研究所碩士。曾任台視、TVBS、年代新聞台、三立新聞台主播、中天新聞台主播,曾任年代電視執行副總、TVBS董事[2],現任東森財經新聞台主播。在其製作、主持的《台視新聞世界報導》中首度將美式「說新聞」播報風格引進台灣,對今日台灣各新聞節目主播播報方式影響深遠。
2009-08-28 18:24:19 補充:
張韶涵 : 歌手。
張雅婷 : 中國電視公司現任的氣象主播之一,大學時代就加入任立渝的氣象團隊開始報氣象。除了播報氣象之外,她也兼任中華電信多媒體內容傳輸平台(MOD)IN TV(該頻道已於2008年1月遭停播)旅遊節目《世界e把罩》的主持人,曾拍攝過多支MV與電視廣告。當時《世界e把罩》首播時間為IN TV每週四09:00~10:00,重播時間為中視無線台每週四04:00~05:00。
2009-08-28 18:24:36 補充:
張菲:主持人。
張寶華: 曾任電視新聞記者,現任香港上市公司管理層、香港電台節目主持人及專欄作家。
張炳良: 香港教育學院校長、香港特別行政區行政會議成員、香港消費者委員會主席。
張嘉兒: 2007年香港小姐冠軍,2007年世界小姐競選榮獲「愛心小姐」獎項,2008年國際中華小姐亞軍。
張國榮:香港演員及歌手,如今已逝。
張學友:香港著名男歌手。
張智霖:香港演員。
張曼玉:香港演員。
張艾嘉:香港演員。
張耀揚:香港演員。
張柏芝:香港演員。
2009-08-28 18:24:55 補充:
張家榮: 台灣旅外知識份子,派駐泰國擔任亞太區財務主管。
張家輝: 香港著名藝人。
張文光:泛民主派功能組別議員。
張雨生: 台灣著名創作歌手,已葛屁。
張惠妹: 台灣女歌手。
張曉風: 台灣女作家。
張國柱:台灣演員。
張宇: 台灣男歌手。
張震: 台灣電影演員,父親張國柱亦為知名電影演員。
張翰: 台灣名演員,張震之兄,父親張國柱亦為知名電影演員。
張震岳: 台灣的流行搖滾歌手。
張繼聰:香港男歌手,畢業於香港演藝學院。
張禮權:台灣書畫篆刻家,榮獲36屆中國文藝獎章。
張天霖:台灣演員
張少華:中國北京人,知名評劇演員。
張永森:西九龍區議員,前市政局議員
2009-08-28 18:25:28 補充:
張姓
維基百科,自由的百科全書
Source(s): http://zh.wikipedia.org/zh-tw/%E5%BC%B5 - 1 decade ago
歷史來源 「張」源出 ;
一 ; 出自「姬」姓,據《通誌.氏族略.以字為氏》所載,張氏,世代仕晉,晉分為三,又世代仕韓,後漸成望族。
二 ; 改姓,三國魏張遼原姓「聶」,改姓「張」。又三國蜀諸葛亮賜南蠻酋長龍祐那為「張」氏。
三 ; 「張」氏自漢代以後,人數漸多,與當時道教的興起與流行有關。道教自稱源與黃帝,而盛行「黃帝賜姓張氏」的說法,道教領袖如張角,張魯等。
四 ; 據《元和姓纂》云 ﹔「黃帝第五子青陽生揮,為弓正,觀孤星,始製弓矢,主祀張星,因姓張氏」。
家族名人 張儀 (前?~309)
戰國時魏人。相秦惠王,以連橫之策遊說六國,使六國背叛縱約以事秦。惠王卒,六國復合縱以背秦,群臣讒之,乃去秦而為魏相,一年後卒。
張良 (前 ? - 前 186)
字子房。漢初名臣。本是韓國公子,秦滅韓,良欲為覬齁仇,乃使人擊始皇於博浪沙,不中,遂更姓名,隱於下邳,而受太公兵法於圯上老人。後為高祖策畫定天下,封留侯,晚好黃老,學辟穀之術。卒諡文成。
張道陵 (34~155)
道教的真正創教者,本名陵,東漢沛國(今安徽省宿縣西北)人。以符水禁咒法惑人,從學者須出五斗米,故世稱五斗米道。亦稱為張天師。
張飛 (?~271)
字益德,一作翼德,三國蜀漢涿郡(今河北省涿縣)人。少與關羽俱事劉備,號萬人敵。官至車騎將軍,封西鄉侯。劉備伐吳,飛率兵會合,出兵前為部下所殺。諡桓。
張麗華
南朝陳後主妃,神采豔麗,聰慧強記,後主常抱置膝上,共商軍國大事。國亡,與後主俱入井,隋軍擒而斬之。後祀奉為十月芙蓉花神。
張果老
張居正(1525~1582)
字叔大,號太岳,明江陵人。穆宗時入閣,神宗時為首輔,綜核名實,信賞必罰,整飭紀綱,推行一條鞭法,為相十年,海內稱治。卒諡文忠。著有太岳集、帝鑑圖說等。
張騫 (?~前114)
字子文,西漢成固(今陝西省城固縣)人。武帝時以軍功封博望侯,旋拜中郎將,出使烏孫,分遣副使至大宛、康居、大夏等,自此西北諸國方與漢交通,使漢朝能與中亞交流,並打通前往西域的南北兩條通路,引進優良馬種、葡萄及苜蓿等。
張旭
字伯高,唐代吳(今江蘇蘇州)人,生卒年不詳。為著名書法家,以草書最為知名,有草聖之稱。其書法逸勢奇狀,連綿迴繞,具有新風格。與李白歌詩、裴旻劍舞並稱三絕。相傳他往往大醉後呼喊狂走,揮灑落筆,有時以髮濡墨而書,故世稱為張顛、書顛。
張士誠 (1321~1367)
小字九四,元朝泰州(今江蘇省泰縣)人。元末群雄之一。本從事運鹽業,後據吳中,自稱吳王,後為明將徐達、常遇春所擒,自殺身亡。
張三豐
生卒年不詳。宋武當道士,所創太極拳術,聞名當時,其法傳於後世,稱內家拳,又稱武當派。或作張三峰。(2) 名全,一名君寶,號三丰,明朝遼東懿州(今黑山縣境)人,生卒年不詳。因其不修邊幅,又稱張邋遢。史稱其辟穀數月不飢,事能前知,太祖、成祖求之,皆不得,英宗時贈為通微顯化真人。
張作霖(1875~1928)
字雨亭,奉天海城人。民國官至東三省巡閱使,握三省軍政大權,為奉系領袖。兩次直奉戰爭,先敗後勝。民國十六年稱大元帥,在北京組政府。十七年因國民革命軍進抵河北,軍事失利,退回關外,至皇姑屯被日軍炸傷,未幾傷重而亡。
地望分布 河南青河郡,河南南陽郡,江蘇吳郡,甘肅安定郡,甘肅敦煌郡,甘肅武威郡,河北范陽郡。
2009-08-28 15:37:13 補充:
張王李趙遍地劉…人們在談論中國姓氏的時候,往往愛用這句話來概括說明,把張姓列為諸姓之首。據研究結果,張姓人口略少於李姓和王姓,是當今中國第三大姓。
張姓的起源,可以推溯到遠古傳說時代。
黃帝為傳說中中原各族的共同祖先,妻子嫘祖,是傳說中養蠶治絲方法的創造者,被後人祀為"蠶神"。他們生子名摯,因修太皞之法,故曰少皞,是繼太皞之後而起的東夷部族首領。
少皞第五子名揮,官為弓正(監管製造弓箭的官)。他夜觀弧星,看見弧矢九星在天狼星東南,形狀彷彿天之巨弓,矢鏃正對天狼,於是受到啟發,創製了弓箭,被賜姓"張"。 "張"字本義為弓上弦,引申為開弓、長弓,與官名"弓正"及古星名"弧"均密切相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