Trending News
總體經濟學計算問題
第一題自發性消費C=10自發性投資I=30邊際消費傾向c=0.8那均衡所得?第二題消費函數C=200+0.75Y其邊際消儲蓄傾向(MPS)及乘數(K)分別為??第三題邊際消費傾向2/3 則十億的新投資可增加所得??
1 Answer
- 1 decade agoFavorite Answer
這算是一個公式題,是由GDP(國內生產毛額)演變而來的公式。
首先幫你建立一些概念!
第一式:GDP也就是”國內生產毛額”,式子為:Y=C+I+G+(X-M)
GDP=Y〈均衡所得〉、C=消費、I=投資、G=政府支出、X-M=出口-進口
稍微介紹一下它的原式後接著我們針對主題
第二式:C=a+byd也就是消費函數
C=消費函數、a=自發性消費
Yd=(Y-T)個人可支配所得,T也就是我們繳的稅,而Yd需注意的是,題目沒
有給T的話Yd可以等於Y。
第三式:邊際消費傾向〈Marginal Propensity to Consume簡稱MPC〉是指,當
可支配所得變動一單位時,在消費上所引起的變動量。而我們將它用在第二項
式子C=a+byd裡面的b
上述的概念建議你抄起來,或是印出來。只要多作幾次它就會是你的好朋友,
如果已經了解,請當複習。
※第一題〈建議你從這裡就將式子跟著算一次〉
自發性消費C=10、自發性投資I=30、邊際消費傾向c=0.8、求均衡所得?
依題目我們代入第一式:Y=C+I+G+(X-M)
可以得到
Y=10+0.8Yd+30+G+(X-M)-----題目沒有G以及X-M,我們就不用算它
註:在此要注意的是,題目沒有給X-M的話,表示是一個”封閉的體系”, ”封閉的體系”簡單的解釋是台灣都沒有進出口,什麼東西都自己生產。
接著我們將它化簡後得到
Y-0.8Y=40,接著式子左邊的Y-0.8Y可以變成Y(1-0.8),將1-0.8移到右邊可得
Y=1/1-0.8乘上40〈1-0.8可得0.2,所以1/0.2乘40〉可得
Y=200所以均衡所得為200
※第二題
消費函數C=200+0.75Y,其邊際消儲蓄傾向(MPS)及乘數(K)分別為?
這題依照上面”第三式”說的MPC=a,我們用看的就可以曉得MPC=0.75
而MPS=1-MPC,也就是MPC+MPS=1,當MPC=0.75的話,MPS就是0.25
例如MPC=0.6那麼MPS就等於0.4。〈不曉得這樣解釋你會比較記得起來嗎〉
而乘數(K)指的是式子1/1-b,我們將數字代入可得:
1/1-0.75,化簡後可得1/0.25也就是4
所以乘數(K)=4
※第三題
邊際消費傾向2/3 ,則十億的新投資,可增加所得?
A:這題也可以用乘數(K) 1/1-b的用法,將2/3代入b之後,可得
1/1/3〈1除以3分之一〉化簡掉小數後可得3
3乘上新投資的十億,可得30
也就是增加所得30億。
這些式子只要你多算幾次就可以理解了,而乘數上面有些地方會有不同的用法
,看你問的題目,相信你應該進入了凱因斯的理論。只要將這邊的地方搞懂,
在進入IS-LM之後會比較”上手”。
Source(s): 哈佛大學GREGORY的經濟學原理、楊雲明的總體經濟